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胤祚怎么读 关于胤祚与胤禔的含义探秘” _胤_这个字怎么读

天然行次,指的是按照天然顺序,孩子们的排行不论其是否成年。而序齿行次,则是记录在宗谱玉牒中,没有夭折并且已经成年的子女的排序。特别是在清朝康熙年间,一般认为十二三岁即可视为成年人。

雍正皇帝在天然排行中是康熙帝的第十一子,但在序齿行次中则是皇四子。这表示在雍正帝出生前,康熙帝已经有了10个儿子(女儿不计入其中,古代女子不记入宗谱)。其中7个儿子未满成年,故不列入序齿行次。雍正帝就是康熙帝序齿的皇四子。

下面这个表能够更直观地解释这一难题:

康熙帝的所有儿子(序齿行次的儿子标序号):

1. 承瑞 – 康熙06年至09年 – 荣妃马佳氏所生

2. 承祜 – 康熙08年至11年 – 孝诚仁皇后所生

3. 赛音察浑 – 康熙10年至13年 – 荣妃马佳氏所生

…(以此类推)

皇长子胤禔 – 出生日期及生母已给出

皇次子胤礽 – 出生日期及生母已给出,读音为réng,意为福祉。

…(以此类推)

每个皇子名字中的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,如“禛”意为吉祥,“祉”也意为福,“祺”为吉祥等。这些都反映了清朝皇室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和期许。

康熙六十一年,诚亲王胤祉提出了一项提议,希望将诸皇子的名字中的“胤”字改为“允”字。这一改变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康熙帝的名字重复,同时也是出于音近字通、认可信义的考虑。这一提议得到了雍正帝的认可并得以实施。

自雍正帝胤禛即位后,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,除了自己之外,其他皇兄弟都避开了“胤”字,将其改为“允”字排行。这一规定在清朝皇室中得到了严格的遵守和实施。